竹寮取水站
主體建築為日治時期洋風樣式之建築,機房與修護廠為大跨度木造構架;本樣式受二十世紀初歐洲現代設計的影響,在台灣眾多自來水設施中獨具特色。
基本資訊
地點: 高雄市大樹區竹寮路47號
拍攝日期: 2011-08-15
GPS定位: 22°40'04.2"N 120°25'34.9"E
如何前往
國道1號→楠梓交流道→旗楠公路(台22線)→里嶺大橋→右轉台21線→中正一路→竹寮路→即可到達。
SCROLL DOWN
景點介紹
竹寮取水站,大正2年(1913)10月完工啟用,乃是當年打狗上水道擷取水源的基地,亦即整體上水道的心臟地帶。
取水站主體建築以紅磚砌牆,再以大跨度木結構撐起傳統二坡式屋頂,但是,兩側山牆跳脫傳統樣式,裝飾造型搶眼的弧形立面,使得整體建築物構成一種淡淡的洋式氣息。大跨度木結構締造寬敞的室內空間,因而得以裝置新式動力的抽水機具,將取自下淡水溪(高屏溪)並經沈砂池的原水,抽揚至位於小坪頂的水源地,再經沈澱、過濾、消毒後,藉由地形落差的重力,將乾淨的水送至位於打狗山(壽山)的淨水配水池,以供應旗後街、哨船頭、苓雅寮,以及新濱街、湊町、山下町等新市街。如此,竹寮取水站、小坪頂水源地和壽山配水池等構成高雄最早的上水道(自來水)系統,肩負起高雄川(愛河)以西的市區供水,為近代高雄市發展奠下重要的基礎。不僅如此,上水道更是大大改善近代都市人口集中而擴大感染的水傳染病,如霍亂、傷寒、副傷寒、赤痢、小兒赤痢等疾病蔓延的重要設施,這是近代都市發展中深具革命性與普世性的建築工程。




這景點共計25張照片顯示全部
拍攝前的注意事項
Advice for the film crews
1. 場景以可逆式工法佈置,古蹟本體嚴禁釘、敲、槌、打、黏等破壞方式陳設。
2. 使用期間嚴禁使用明火及熱源,並自行注意人員安全,場地須維持環境清潔並做好垃圾分類,使用完畢後須復原,勿遺留垃圾及污漬,避免影響後續管理維護工作;如有特效或武術動作請勿直接觸及古蹟本體。
3. 請勿毀損古蹟之全部、一部或其附屬設施,以免觸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3條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2. 使用期間嚴禁使用明火及熱源,並自行注意人員安全,場地須維持環境清潔並做好垃圾分類,使用完畢後須復原,勿遺留垃圾及污漬,避免影響後續管理維護工作;如有特效或武術動作請勿直接觸及古蹟本體。
3. 請勿毀損古蹟之全部、一部或其附屬設施,以免觸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3條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