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火車站
2016年4月1日,跨越一百零六年的歲月,旗尾線唯存之車站「旗山車站」,復生蛻變,化生「糖鐵故事館」延續旗山生命記憶的傳承。
基本資訊
地點: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1號
拍攝日期: 2024-11-29
GPS定位: 22°53'04.6"N 120°28'55.2"E
景點介紹
明治43年(1910)8月20日,高砂製糖株式會社所修建的九曲堂至旗尾的鐵道線開始營運。蕃薯藔驛(旗山車站)站體約創建於大正2年(1913)至大正4年(1915)間。八角形尖頂彷如西方童話世界裡的小屋,然而三角形屋頂、山牆和內部骨架儘是日本傳統建築工藝,特別是當時相當流行的「褲腰屋根」,更是滿滿的日本風。如此一來,整體建築構成一種獨特且深富多重視覺享受的和洋混搭式樣,至今仍顯得輕巧與別緻。車站站體前後原本各鋪了五分車的鐵軌。後面軌道是主要車道,向東經旗尾糖廠,終點可達美濃的竹頭角庄;軌道往南直抵九曲堂庄,在此可轉接縱貫鐵道,進而連通打狗港市,乃至全台。其中,蕃薯藔驛就是此鐵道線最重要的客貨運輸樞紐。無疑地,這是近代旗山發展史上劃時代的交通建設。昭和3年(1928)3月,旗尾糖廠調整鐵道的營運策略,改以乘客為本位,提昇機動車車頭、重新訂做車廂、增加班次,使旅客運輸更為舒適、便利。這個經營策略受到大眾肯定,1930年代以後,蕃薯藔驛的乘客人數從10萬飆升至30萬上下,昭和12年(1937)更高達36萬多人,僅次於屏東驛和高雄驛而為高雄州內鐵道旅客運輸量的第三名。二戰後,隨著公路運輸的便利性逐漸取代旗尾線的鐵道運輸,五分車逐漸回歸載運砂糖原料與成品,1970年代製糖業也沒落,民國67年(1978)旗尾線停駛,民國71年(1982)拆除全線軌道,只剩下火車站本體和幾根位於河床上的橋墩。後來歷經幾度波折,終於民國94年(2005)7月公告為歷史建築。
![場景圖9738](/upload/scene/479_sp_9738.jpg)
![場景圖9723](/upload/scene/479_sp_9723.jpg)
![場景圖9727](/upload/scene/479_sp_9727.jpg)
![場景圖9725](/upload/scene/479_sp_9725.jpg)
拍攝前的注意事項
2. 週一、三至週五,每日10:00~18:00/週六、週日、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日,每日10:00~19:00
3. 場景以可逆式工法佈置,古蹟本體嚴禁釘、敲、槌、打、黏等破壞方式陳設。
4. 使用期間嚴禁使用明火及熱源,並自行注意人員安全,場地須維持環境清潔並做好垃圾分類,使用完畢後須復原,勿遺留垃圾及污漬,避免影響後續管理維護工作;如有特效或武術動作請勿直接觸及古蹟本體。
5. 請勿毀損古蹟之全部、一部或其附屬設施,以免觸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3條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