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劇高雄 ]

高雄編劇駐市計畫

融冰

田筠萍
田筠萍

劇本類型

同志
家庭
社會

關於本劇

故事大綱

林樂民和謝雪花是一對新婚一年的夫妻,想要生小孩而到醫院檢查,卻得到醫生告知謝雪花不易有孕。除了醫院的正規治療,謝雪花的親朋好友不斷提供許多偏方和介紹靈驗的廟宇,兩人經過半年的治療仍然一無所獲。林樂民並不因此責怪妻子,反而對妻子表現無限的包容,並幫忙擋下家中長輩給予的壓力,令謝雪花非常感激和感動,更加堅定為林樂民生孩子的想法。除此之外,謝雪花的姐姐謝雪玲也是她的支持,常當謝雪花的垃圾桶。是時謝雪玲臨盆在即,據說生父不願認孩子,是謝雪玲堅持生下。兩人自小關係深厚,謝雪花也承諾未來會好好找顧姐姐和小孩。

一日,姐姐從同事那裡得來的消息,台北有一間小廟非常靈驗。於是林樂民開車和謝雪花前去台北拜拜求子。不料,謝雪玲突然羊水破掉,孩子準備出世。兩人接獲消息立刻將車子掉頭,車速過快,一台從巷弄裡轉出來的車子從駕駛座撞上。天旋地轉,謝雪花看著失去意識的林樂民,緊握著他。再次清醒時,被告知丈夫已然死亡,以及姐姐的孩子平安落地。

守靈夜晚,謝雪花呆呆看著林樂民的照片,想著兩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此刻卻無法再觸摸丈夫溫熱的手,因此她暗暗下了決定,喪禮過後,便要跟著丈夫去了。這時,謝雪花忽然聽見孩子哭泣聲,以及姐姐的斥罵聲,她趕緊進去看,看見謝雪玲掐著孩子,她立刻將孩子抱開。謝雪玲滿臉淚痕,說是孩子剋死林樂民、她對不起林樂民等語,謝雪花不斷安慰,並不責怪姐姐,反而向姐姐道歉,自己恐怕不能照顧他們母子。謝雪玲傷心至極,無法聽進妹妹的安慰,直說「無法要一個剋死爸爸的孩子」。謝雪花以為自己聽錯,再三確認後,猶如天打雷劈。她將孩子放下,後續的誦經儀式不再參與,都是姐姐一手包辦。

謝雪花搬到高雄,獨自在外租屋,在記者的工作中,遇到大學時期的好友江芳芳,對方重新對她展開追求。謝雪花自從丈夫死後,並且得知他與自己的親姐姐生下孩子,開始每週到身心科報到,無心生活和信任他人,遑論再談戀愛。江芳芳再三追求都收不到回應,於是退一步希望和謝雪花維持朋友關係,希望她不要拒她於門外。謝雪花不忍委屈江芳芳,於是答應。每當江芳芳問起她的婚後生活,謝雪花都避而不談,江芳芳知道一定有問題,但卻不強迫她。直到有一天,謝家的親戚因為聯絡不上謝雪花,輾轉聯絡上江芳芳,告知姐姐謝雪玲癌症去世的消息。

江芳芳陪伴謝雪花回到台南老家。謝雪花冷冷望著姐姐的遺照,連香都不願意拿。一旁還懵懂無知、茫然找著媽媽的小孩,就是當初姐姐和丈夫在同一屋簷下偷腥後的結果,眉眼間還有幾分林樂民的樣子。謝雪花自小和姐姐感情要好,又是一同長大,兩人極為相像,孩子腳步不穩地跌到謝雪花身上,她忽然不知所措,生澀地抱住了無助的孩子。

家無父母的謝雪花在親戚們的勸說下,把七歲多的孩子帶來高雄一起住。丈夫家的人並不知道孩子是林樂民的,否則會搶著要吧。然而,謝雪花選擇不說,不讓背叛自己的丈夫的家裡得意。但是絕大多數時間她都將孩子安置在安親班,很少和他接觸。江芳芳在那場喪禮過後,從謝雪花的態度和孩子的模樣猜到幾分。一次謝雪花罕見和她聊起孩子,說「那孩子」昨晚偷偷跑來她房間牽著她睡,看著他的模樣,讓她想起林樂民最後的樣子。接著把家裡發生的事情緩緩地告訴江芳芳,雖然謝雪花沒有說出自己的感受,但從她的表情和語氣中,她可以聽出謝雪花多麼思念又痛恨丈夫和姐姐。江芳芳聽著卻流下眼淚,謝雪花驚訝又感動,自此才開始接受江芳芳。

兩人同居後,聽著江芳芳的勸說,謝雪花對孩子的態度漸漸轉變,不再冷漠以對,而是試著聽孩子說話。她才知道過去一年來,自己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一次和孩子洗澡時,發現他的背部有幾條疤痕,才知道孩子在姐姐那裡會受到家暴。謝雪花非常心疼和愧疚,抱著孩子,並直呼他的名字「謝思民」。她開始將思民當成自己人,和江芳芳輪流送孩子去安親班、照顧和陪伴。三個人就像一個小家庭,只是謝雪花仍然放不下和已故丈夫和姐姐之間的心結,看著思民越來越大,越來越像前夫,謝雪花就會想起過去的背叛和虛假,時常詢問江芳芳對自己的感情是否真切。但同時,隨著思民長大,相似的臉確有不同的神態、說出不同的話,她知道思民是個獨立的個體。

在思民和芳芳的陪伴下,謝雪花漸漸減藥,因為敞開心胸愛人,孩子也漸漸多了笑容,三人建立起缺一不可的感情。一日,思民高燒不退,一經檢查發現是和姐姐一樣的血癌。雪花為了救思民,不顧芳芳反對,主動聯絡前夫家人,幸好丈夫弟弟的骨髓可以救治思民,卻也因此讓前夫家打算搶走思民。康復後,他們開始打官司,前夫家說謝雪花會虐待因丈夫偷腥而生下的孩子,連同謝雪花和江芳芳的感情也被拿來作文章。法官相信前夫家的說詞,認為謝雪花不會善待孩子,「同性戀家庭」也無法給孩子適當的照顧,因此最後將孩子判給前夫家。謝雪花覺得因為思民的審判傷害到芳芳,芳芳卻認為不是雪花的錯,要是對換立場,她也會做出一樣的決定。

大局已定,謝雪花和江芳芳希望思民到新家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因此並沒有動用自己記者的力量,為了保護孩子,她們選擇沉默。就在送思民到林家後,思民不哭不鬧,前夫家仍當著她們的面對思民說:「你要感謝我們救了你」,且不准他再和謝雪花聯繫。前夫家重視傳宗接代,觀念保守,指責謝雪花就是喜歡女生所以才會不孕。前夫的弟弟甚至因此說要先檢查思民的老二,才肯收留思民。兩個女生都知道,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無法被正常對待,因此提出上訴,並利用記者的力量和人脈給法官壓力。後來,大法官釋憲同性可以結婚,法官也採用孩子的證詞,將孩子判給兩個女生。

回到家,謝雪花和江芳芳問起思民對社工師說了什麼,思民說他愛謝雪花。謝雪花想起前夫林樂民曾經對她的關愛,看著思民和芳芳,不自莞爾。

分享至社群

SHARE
Created with Ske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