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劇高雄 ]

高雄編劇駐市計畫

海中雨蛙

洪碩鴻
洪碩鴻

劇本類型

家庭
歷史
戰爭

關於本劇

面臨失業危機的小職員想依靠祖母的日記尋找遺留的寶物,卻意外發現了祖母與自殺特攻隊員之間的一段戀情。

故事大綱

林瑜簪對她的奶奶陳歸妹很苦惱。陳奶奶罹患失智症,經常早上在家人一個不注意之下就不知道跑哪裡去。而結果,就是瑜簪常常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奶奶。早上總是要花時間去找奶奶的瑜簪,就這樣差點錯過一次大考兩次面試三次重要會議。瑜簪覺得造成自己的人生很不順遂的原因就是奶奶亂跑,因此不只一次跟父母抱怨為什麼每次都是她出去找奶奶,卻總是只能得到「因為你的名字是奶奶取的啊」的回答。

說也奇怪,奶奶雖然經常失蹤,但是只要不見,最後都可以在廟裡找到。多次尋找奶奶後瑜簪也有了心得,只要鎖定廟宇重點搜索就好,剩下的,就是她到底跑去哪廟宇。奶奶被找到時,總是在廟口和天公爐之間來回走動,有天,瑜簪對奶奶這樣的行為感到了好奇,但現實是她上班要遲到了,所以也就沒有特別思考這件事。

這天瑜簪也沒意外的遲到了。她急忙趕往參加會議,在沒有萬全準備之下代理半路車禍的主管被推上台,又誤以為打瞌睡的同事在給她打PASS,因此承諾文物保護團體提出的工地停工決定。

那場會議中,身為考古學教授的周厚存不斷強調在某工地現場發現的破片及一些殘跡來看,這裡極有可能是沒記錄在歷史上的日本軍事遺址,有其保存的重要性。但報告時,厚存看台下與會人員不感興趣甚至還有遲到的人,因此本來對這個案子不抱持希望,沒想到,那個遲到的瑜簪居然同意停工,這讓周厚存非常意外。可惜在會議結束後瑜簪人已經不見了,沒辦法跟她道謝。

瑜簪因為許下了無法改變的承諾被主管教訓,並被要求要想辦法在下次會議裡撤除停工的決策,否則回家吃自己,多重壓力下,瑜簪將氣出在奶奶身上,她認為都是因為要花時間找奶奶才讓自己的人生一團糟,決定要回家去告訴父母以後不再去找奶奶了,沒想到這時卻接到家裡來的電話跟她說奶奶去世了。

林母說奶奶去世之前突然回復神智,說有留給瑜簪一個寶物,但是瑜簪在整理遺物的時候卻沒找到,反而在遺物中找到了一本精緻的日記,日記裡都是用日文寫作,這激起了她的好奇心。林母也在一旁敲邊鼓說可能寶物就隱藏在日記之中,如果寶物很值錢,就算被炒魷魚也還活得下去,瑜簪為了轉移會議失敗的壞心情決定試著解讀日記。

第二次會議,瑜簪試著想要收回上次會議的停工決定,但一如預期沒有辦法改變決策。中場休息時,瑜簪一邊吃飯,一邊對照字典翻閱奶奶的日記,瑜簪深深為語言隔閡感到距離,也為自己的失誤氣惱,一怒之下將日記丟了出去卻打到周厚存。

周厚存看見一個人吃飯的瑜簪,想跑去跟她道謝,但卻意外被日記砸到,厚存發現日記是由日文寫成,而瑜簪身邊擺著的辭典顯示她不懂日文,於是他對瑜簪感到了興趣。厚存在和瑜簪聊天的過程中,發現瑜簪想要解讀這本日記,基於答謝,厚存翻譯了一小段。

原來瑜簪的奶奶陳歸妹在日本時代曾是咖啡店女侍,這在當時是很新潮的職業,不過因為戰爭,物資漸漸缺乏,導致咖啡店關門。當時來咖啡店的客人除了文人外也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份子,由於咖啡店附近是軍營,來客有不少軍人,但是他們會仗著軍人的身分騷擾女侍,在被騷擾幾次之後歸妹下意識開始懼怕起了日本軍人。

某天,陳歸妹走在路上時,幾個曾經在咖啡店鬧事的人認出了她,並出言騷擾,恰巧經過的日本軍人林美彥救了她。起初,看到日本軍服歸妹還是很害怕,可是當歸妹看到林美彥胸牌上的林姓時,卻誤以為林美彥是台灣人,林美彥也就將錯就錯謊稱自己是在日本出生的台灣人,兩人漸漸熟識,最後交往。

厚存幫忙翻譯幾段之後午休便結束了,他對日記非常感興趣,因此和瑜簪相約,日後有時間讓他再看看日記。這次的會議雖然沒有改變停工的決定,但是由於厚存也提不出遺跡具保存價值的證據,因此他只得到短暫的時間來挖掘。在時間緊迫下,厚存想起了那本日記,厚存和瑜簪約了出來,厚存翻譯日記給瑜簪聽,翻到一半時厚存愣住了,緊緊盯著日記,然後跑出門。瑜簪一邊詫異厚存突然離席一邊回憶起剛剛翻譯的內容。

陳歸妹和林美彥的感情漸漸升溫,那時候也是戰爭越發激烈的1945年初,有時甚至約會到一半就要去躲空襲。1945年春節前夕,盟軍發動了大轟炸,歸妹在這場轟炸中失去了親人,深深感受到戰爭殘酷,她怨嘆整場戰爭,恨透發動戰爭的人。失去親人的歸妹剩下的唯一依靠便是林美彥,可是林美彥身為特攻隊隊員,究竟哪時會喪命也不知道。面對隨時都會被戰爭分離的情況,林美彥多次思考後下了決定,說出當時救了陳歸妹後面對她的誤會,林美彥選擇說謊,編出一段自己是在日本出生的台灣人所以不太會說台語的身世,為了不露餡,他私底下也找人學一些台語。即使美彥對歸妹說謊,但是兩人之間的愛是真摯的,國籍或身分已經無法成為他們之間的阻礙。

春節後沒多久,林美彥收到出征的訊息,由於他所屬的震洋特攻隊是自殺特攻隊,他和陳歸妹都知道此行一定凶多吉少,陳歸妹發願幫林美彥祈禱,兩人在約定美彥能活著回來就要結婚後就此分離。

聽完了這段故事,瑜簪不禁對奶奶起了同情,戰爭與歲月真的奪走她太多東西了。幾天後,瑜簪接到了厚存的電話,她趕忙到達厚存指定的地點,看到的是在一片斷垣殘壁中的一小塊遺跡。

周厚存對瑜簪解釋遺跡是世界首次發現的震洋神社,原本他不知道神社上的紋路來歷,所以無從解讀,沒想到一切的線索都在陳歸妹的日記裡,他也因此能夠提出完整的保存報告。周厚存帶著瑜簪走進遺跡,並借來日記,翻譯起他當時盯著看了許久的段落。

原來,陳歸妹早就察覺林美彥是日本人,但是他們的愛是真心的,因此歸妹也沒有戳破美彥的謊言,直到他自己坦承。美彥也曾經帶著歸妹來到神社這裡解釋一些日本習俗,其中有個百日參拜,那是藉由不斷重複來往參拜來進行的祈福儀式。雖然陳歸妹在林美彥出征後遵守約定一直進行著百日參拜,但即使戰爭結束美彥還是沒有回來,神社最後也在戰後焚毀……

至此,瑜簪終於理解了為何奶奶每次失蹤就會跑到廟宇去,即使她失去了所有維持正常生活的記憶,但是初戀的記憶還是在心中熾熱的燃燒。雖然和奶奶已經天人永隔,但是在瑜簪的心中,她和奶奶和解了。

走入只剩下殘跡的神社,瑜簪彷彿來到了數十年前,奶奶和美彥互許終生的所在,在沉浸在回憶中的同時,瑜簪也在地上發現了一隻髮簪,那正是奶奶拿來為她命名的髮簪,也是給瑜簪最初與最後的寶物,瑜簪將它緊緊握在手中,祈禱奶奶能在天國和初戀情人再見。

分享至社群

SHARE
Created with Ske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