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劇高雄 ]

高雄編劇駐市計畫

於是,她們租下一片海

林芳儀、游孟庭
林芳儀、游孟庭

劇本類型

同志
家庭
愛情

關於本劇

從無愛到相知,雯、尚在成形的生命與正一步步邁向死亡的阿月組成的多元(拼裝)家庭,是否能在高雄港都有一次抵達與靠岸,從此擁有安穩的家?

故事大綱

  雯和阿月兩個女人,因緣際會在高雄一間出租公寓裡一起生活。雯(37歲),中文系畢業,隻身在各縣市飄盪好些年,從台北一路南漂到高雄,現於一間出版社擔任副編,經常與不同的作家往來。阿月(29歲),護專畢業後,當了兩年護士忽然離職,考上考古研究所,畢業後經常跟著教授出隊考察,最新的考古地就在她的故土。

  雯在高雄生活期間,意外發現自己懷上孩子,可是孩子的父親K却在得知消息後徹底失蹤了。她不確定要拿這個孩子怎麼辦,只想先離開令她傷心的租屋處,於是透過友人轉介,與阿月成為了室友。阿月高中就離家獨自生活,是一個看似獨立又冷距的人,但實際上她有著比常人更細敏的心,對故鄉更有著難以割捨的羈絆,一生不曾離開過高雄。她在這座城市工作、生活與戀愛,最後在某段不對等的感情裡,獲得一隻貓。

  初見面時,阿月覺得雯有點像她的初戀情人,雯則覺得阿月靠窗抽菸的樣子很像K,因此本來習慣獨居的兩人,意外開啟了同居生活。一開始兩人都閉鎖在自己的房間裡,很少碰面或使用公共空間,直到阿月的貓打破一切無形的生活秩序與疆界。阿月的貓願意主動親近雯,於是當阿月外出參與考古工作時,雯開始幫忙照顧阿月的貓。阿月則看雯的肚子漸顯,也會順手帶些營養食品默默掛在雯的門把上。疏遠的兩人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拉近了距離。

  有一天,雯久未聯繫的母親忽然來電,雯一改平日溫緩的語調,在電話中與母親大吵。阿月無意間聽見她們的對話,明白與雯肚中的孩子有關……。阿月想起早逝的雙親,想起學生時代因為性別認同而主動疏遠他們造成的遺憾,想起親情與愛情是不是一定都得有所牴觸?隔日,阿月帶雯到一處沒有沙灘的海,那是小時候她和父母常來的地方,她們看了一整天的海,阿月告訴雯,她的故鄉是一座本不存在的陸地。回家後,有一個包裹放在門口,收件人是雯,上頭只有寄件人的簽名,雯飛快收起那件包裹,可阿月還是看見了,簽名欄上清秀又熟悉的字跡。夜晚,阿月透過網路,確認了那個熟悉筆跡的主人,阿月知道他,他經常書寫高雄,是一個已婚的知名作家……。

  另一方面,阿月岀隊考察的某一天,貓趁雯不留意時從門縫溜了出去,雯趕緊追上,卻見貓鑽進公寓另一樓的門房內。雯按了門鈴,門房打開時竟見貓在另一個中年女性懷裡親暱磨蹭著。當晚兩人相互坦白,雯才知道那是阿月的初戀情人H,一位已婚的女教授……。
  
  不久,阿月得知罹病,即將面臨切肺手術,H知道卻始終沒有來看她;而陪在一旁、待產的雯,卻意外收到來自K的訊息……。醫院的夜晚特別森冷,雯與阿月看著對方好像看見那個孤單的自己,忍不住擁抱了對方,激情地在對方身上索求著另一情感裡的匱缺,嘗試尋找一條脫困的路。

  世上有沒有一種情感比愛情濃烈、比情親深刻?家,究竟是地理性的存在或內心永恆的坐標?從無愛到相知,阿月打算用最後一段生命陪伴雯平安生子,沒有任何法律依憑保護的兩人、雯腹中的生命,還有阿月的生命,最終到底會走向何方?生而為人的命運,是否惟有一個生命終結,方才能有另一個生命降生?雯的焦慮與徬徨,母親的不諒解,K的逃避與軟弱,阿月的病痛,H的隱身,這些人與情感會繼續尋找各自的定位呢?還是有一線契機,足將交織出同屬的命運?

分享至社群

SHARE
Created with Sketch.